首页 部门介绍 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 民族宗教 港澳台侨 参政议政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 动态图片
- 新闻
- 通知公告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九三学社北语支社创建文化活动品牌“格致通衢”并举办首场讲座
发布日期:2025-07-08 浏览次数: 字号:[ ]

(转自海淀九三)

4月3日,九三学社北京语言大学支社配合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的阅读季系列活动,由我社饶高琦老师在校图书馆日新讲堂开设专题讲座,开启“语图阅读汇——师说”的首场阅读推广活动。

饶高琦老师就职于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也是著名微信公众号“汉语堂”的“堂主”,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此次北语图书馆恢复线下阅读季活动,邀请饶高琦老师开设首场讲座,不仅为学生推荐专业书籍,也为九三学社北语支社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提供了思路。

“格致通衢”的诞生

今年3月,支社主委张莉娜老师多次召开支委会议,与张永奋、李易宁两位委员讨论支社日常管理与组织活动等议题。经过多次线上与线下沟通,支委会的三位老师一致认为,九三学社北语支社在海淀区委与我校党委的关爱下成立,社员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应尽可能发挥各位社员的专业优势、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立足北京语言大学这一被称为“小联合国”的中外文化交流沃土,努力完成园丁与文化交流使者的双重任务。

在支委会的指导和委托下,我社的张崇、唐海燕与李易宁3位老师负责筹建文化活动的具体方案,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详细探讨了支社文化活动品牌的创意与主题内容。经支委会讨论通过,将“格致通衢”作为我社开展文化活动的品牌。

何为“格致通衢”

格致,对应的英文为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是“格物致知”的略语,在清朝末年的西学领域多被理解为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总称,其本意是指“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经提到“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

《现代汉语词典》将“格物致知”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也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格物”应以考察外物为主,“致知”应以心官思辨为主,二者相辅相成;清颜元则强调欲求真知,必须实做其事,肯定行先于知。

“格致通衢”取义追求真理与新知,不拘于形式与方法、打破学科之藩篱,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对于知识与真理,始终保持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热忱与坚守。

“格致通衢”讲坛应运而生

在4月3日“格致通衢”讲坛的首场讲座上,饶高琦老师的讲座题为《“艾丽三书”BCC、GPF与意合图》,以语言智能的发展为背景,介绍了强人工智能的快速计算与海量存储能力。作为背景信息,饶老师详细介绍了全面反映当今社会语言生活的大规模熟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Corpus,BCC)的使用方法,并推荐了我校信息科学学院荀恩东老师的三部新作《自然语言结构计算:GPF结构分析框架》、《自然语言结构计算:BCC语料库》与《自然语言结构计算:意合图理论与技术》。

未来九三学社北语支社将以“格致通衢”讲坛创办为机遇,以高校为主阵地,发挥社员的多学科优势,在语言学、医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外语等多个学科领域不断探索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的新模式、新主题。让我们共同期待“格致通衢”的文化品牌能够坚持探索、不断壮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